当前位置:首页 > 娱乐生活 > 教育 > 防诈骗知识安全教育_为什么防诈骗知识总是普及,单还会有人中招?

防诈骗知识安全教育_为什么防诈骗知识总是普及,单还会有人中招?

2019-05-15  来源:教育  点击:

【www.fxlll.com--教育】

    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很简单,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,就是谁也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。       我本人以前主业就是研究电信诈骗案件,接触过不少受害者,对于受害者的心态多少有一些了解,诈骗案件和其他刑事案件相比,是有着鲜明的特殊性的,那就是受害者本人的“配合”       总结被骗者的在整个被骗过程中的心理变化,基本上分成如下三个阶段       第一阶段:情景触发本能,使人丧失理性判断能力。       不管是在接触式还是非接触式诈骗中,情景是引诱受害者的第一个陷阱,比如最常见的丢包骗,你走在大街上,突然看见一个鼓鼓囊囊的钱包,这时候人的贪婪就被触发了,脑子里只剩下把钱占为己有的欲念,或者有人突然和你说:“我看你印堂发暗,不出三日必有血光之灾”,这时候人的恐惧就被触发了,脑子里只剩下自己血流满地的景象,本能反应对人往往是有欺骗性的,人需要通过理性引导,发现本能的自我欺骗性,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恐高,当我们走在玻璃桥面上,看到脚下的深谷往往由于恐惧感到腿软无力,而实际上桥面很结实,人不会掉下去,只有充分认识到自己安全了的事实,才能打消内心的恐惧,而本能是一种极为强大的力量,深植于人性本源之中,情景越逼真,就越容易让人丧失理性判断力。       这张图片就能够非常直观的反映本能的欺骗性和强大力量。       第二阶段:“合理化”的故事建立自信,巩固错误认知。       在本能被触发之后,人就会进入一种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境地,这就相当于某个人突然失明,这个时候情景本身就发展和丰富了,在人的胡思乱想中演变成了故事,问题纷至沓来:“我怎么看不见了?我该怎么办?我是不是要死了?”,在突发的境遇之下人有一种对于情景合理化的需求,对于我们所处的境地,需要一个合理的解释,而由于受害人对于这个突发的情景没有心理准备,骗子编造出来的故事,就成了受害人的救命稻草,紧紧抓住这根绳子,和对故事深信不疑同样是一种本能,但是不同之处在于,在骗子诱导的同时,受害者自己在心里建立了从故事到情景的合理化解释,不管这个解释本身是多么的荒诞不经,也是在这个阶段,进入了那种我前面讲到的装睡的情形。

本文来源:http://www.fxlll.com/yl/42830/

转载申明:利率查询网_银行存款利率网,欢迎分享,转载请注明出处!

相关搜索

推荐阅读

生活服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