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热门资讯 > 房地产投资分析_房地产投资盛宴还剩最后5年,正在徐徐落幕

房地产投资分析_房地产投资盛宴还剩最后5年,正在徐徐落幕

2019-01-29  来源:热门资讯  点击:

【www.fxlll.com--热门资讯】

本人写文章的目的,主要是为大家投资决策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,但本人没有投资咨询业务,所以一般很少写很直接的投资建议。当然,这样天马行空的文章,肯定不能满足很多朋友的期望,所以,我也尝试作一些方向性的建议。在这篇文章里,我想从土地财政入手,谈谈房地产模式之变以及后期房地产投资的看法。

1、 土地财政已成经济增长不能承受之重

可能大家都知道,过去房地产行业的一个重要作用,就是为政府财政提供了极大的支持,即所谓“土地财政”。本质上,土地财政也是广义政府融资的一种方式,而政府融资的目的无外乎是发展经济、改善民生。当然,必须现实地承认,当前中国财政更多还是一种建设型财政,即财政资金支持经济发展,特别是通过基础设施建设、产业扶持等加快经济发展。

当前中国经济虽然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,2016年GDP总量为美国的60%,但人均GDP仅为美国的13%,这就决定了中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然具有追赶型经济的特征。在中国特色的政经体制下,追赶型经济必须有相当的公共财力支撑,土地财政当然是公共财力的快捷来源之一。然而,政府也越来越意识到,在土地财政推动下的房价一路走高,确实又带了增长的负面效应,特别是在降低居民储蓄率、推高居民资产负债率之后,挤压了消费需求,提高了土地生产要素成本,这种情势之下,消费和投资都受到房地产的挤压,土地财政带来的正面效应可能已经不敌对于经济增长的负面效应,政府出手遏制土地财政自然顺理成章。

以居民储蓄率为例,如下表1所示,居民当年新增储蓄占收入的比重在2001-2006年期间基本还稳定在20-25%的区间,但在经历了2010年之后房价的高位猛烈上涨之后,2014年~2016年居民储蓄率大幅下降至13%~15%左右的水平(注:2016年为15%),已经接近欧美国家6%-10%区间的水平。考虑到OECD发达国家较高的社会保障水平,而中国居民因保障体系不完善而必须额外付出的医疗、教育等支出,其实中国居民13%的储蓄率水平并不高。其次,根据《中国居民储蓄率高不高》一文提供的测算,城镇居民的房贷支出占其可支配收入的比重,2016年已经升至35%左右的水平,可见高房价对于消费的挤出效应是非常明显的。

本文来源:http://www.fxlll.com/news/34849/

转载申明:利率查询网_银行存款利率网,欢迎分享,转载请注明出处!

相关搜索

推荐阅读

生活服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