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银行 > 央行加息 > 央行今日开展_“央行开展2个月期限的公开市场逆回购询量”解读

央行今日开展_“央行开展2个月期限的公开市场逆回购询量”解读

2018-12-31  来源:央行加息  点击:

【www.fxlll.com--央行加息】

    关于26日下午市场热议的“央行开展2个月期限的公开市场逆回购询量”,在众多讨论群里主要有三种观点:一是央妈锁短放长、抬高短端利率,投放2个月期限会相应减少7天期限的投放频率和规模;二是为了安抚25日下跌的国债期货市场和债市情绪;三是要观察最后的中标量和利率,才能评估央妈的意图和效果。       对于第一种观点,首先如果央行投放2个月期限同时缩减7天期限的频率和规模,那么,近两年来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“每日询量”的努力就倒退了。货币市场的需求端每日都有波动,央行从2015下半年开始,顺应需求波动,在供给端每日灵活提供资金(如下图所示),从而使货币市场短端利率更趋平稳,减少大起大落,让利率锚更为稳定厚重。       因此如果投放2个月期限就意味着“缩减7天期限的频率和规模”,那么货币市场短端利率稳定性将大为降低,这是不是利率市场化的倒退?所以本文开头的第一种观点一定不是央妈的内心吧。       其次,如果央行要抬高短端利率,为什么不引导市场上调7天、14天等已有品种的中标利率,而是要增加新的期限品种?相信2个月期限品种,在未来,使用的频率不会过高,只会在有需要的时候拿出来用用,这类似于28天逆回购的使用频率。根据公开市场逆回购工具的职能定位,为了平滑短端波动,日常的公开市场操作,应当仍会以7天品种为主。因此,增设一个使用频率较低的2个月品种来抬高短端利率,有什么必要?       再次,在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下,央行有什么必要进一步抬升短端利率?从2016年下半年以来,市场利率已逐步上升至目前的横盘区间,去杠杆进程正由第一阶段“降杠杆增速”向第二阶段“在发展中降杠杆”迈进,在这时候进一步抬升利率水平,不是增加还债包袱?对稳定降低杠杆水平有何帮助?因此,本人不认为央行有进一步抬升利率水平的动机。       既然央行投放2个月品种不是为了缩减7天逆回购,也不是为了抬高短端利率,那么用意何在?本人更倾向于这么理解:央妈此举,除了按照既定思路丰富公开市场操作品种,完善短端利率曲线之外,更有安抚市场对于“监管不确定性”过于紧张的情绪之意。       首先,从央行方面来看,《2017年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》是这么预言的:

本文来源:http://www.fxlll.com/yh/27574/

转载申明:利率查询网_银行存款利率网,欢迎分享,转载请注明出处!

相关搜索

推荐阅读

生活服务